台海网3月20日讯 (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魏兴谷 林欣 文/图)每到春节,永安市槐南镇槐南村的古戏台上,总是热闹非凡,村民们聚集在一起,欣赏一场属于他们自己的传承了千年的古戏——“做场戏”。
3月初,91岁的老艺人黄发杯说,听闻当地政府今年要将这古戏申请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村里就召集演员们每天傍晚到古戏台排练。
永安“做场戏”曾登上榕城戏台。
“做场戏”中的各色神格人物依次登场。
“做场戏”的缘起虽已久远,但并不模糊。据传,唐朝中期太尉何广文告老还乡,回到大田县广平镇东西坑村何厝定居时,把一直保佑他的张大阔信仰带了回来,公元1621年张大阔信仰又传到永安槐南村。于是,槐南村就有了张大阔公庙和“做场戏”。
(责任编辑:udbyygyihc)